首页 未分类

万华国际书法作品精品推荐

2023-06-06 13:45 共有0 条评论 76 Views

启功(1912年6月1日[16]-2005年6月30日),自称“姓启名功”,[1]字元白,也作元伯,笔名元佰、少文[16],号苑北居士,北京市满族人。雍正皇帝的第九代孙。[1]中国当代著名书画家、教育家、古典文献学家、鉴定家、红学家、诗人,国学大师。
曾任北京师范大学副教授、教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常务委员、国家文物鉴定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央文史研究馆馆长、博士研究生导师、九三学社顾问、中国书法家协会名誉主席,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16],世界华人书画家联合会创会主席,中国佛教协会、故宫博物院、国家博物馆顾问,西泠印社社长。

沈鹏,1931年7月1日[7]出生于江苏省江阴市,书法家、美术评论家、诗人、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第十届荣誉委员、中国书法家协会名誉主席。[1][6]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7]。
1950年起在《人民画报》社工作,曾任人民美术出版社编辑室副主任、总编室主任、副总编辑并兼任编审委员会常务副主任,享受国务院批准的政府特殊津贴,1993年3月当选为第八届全国政协委员。历任中国书法家协会常务理事、副主席、代主席、主席、荣誉主席及艺术品中国荣誉艺术顾问,中国文联第六届副主席[4]。作品参加2011年8月23日在中国革命军事博物馆开幕的“光荣的使命——全国新闻出版行业书画展”。
2020年6月4日,沈鹏以2019年度公开拍卖市场作品总成交额725万元人民币名列《2020胡润中国艺术榜》第62位。





欧阳中石(1928年—2020年11月5日),男,山东省肥城市人,学者、教育家、书法家,中央文史馆馆员,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第八、九、十、十一、十二届委员,中国书法家协会原顾问、当代书法学科建设重要开拓者。[1]正如北大张振国教授所说:“北京的高校里面有三个人书法最好,北师大的启功老师、首师大的欧阳中石老师、北大的李志敏老师,三足鼎立。”[12]
2020年11月5日3时18分,欧阳中石在北京逝世,享年93岁。



张海[1],1941年9月生于河南省偃师市,郑州大学终身荣誉教授[11]。现任中国书法家协会名誉主席[2],全国政协书画室副主任,河南省文联名誉主席,郑州大学书法学院院长、博士生导师,国务院批准有突出贡献专家。曾任第八、九、十届全国人大代表,第十一、十二届全国政协常委,中国书法家协会第五、六届主席团主席,河南省文联主席,河南省书法家协会主席,郑州大学美术学院院长,河南省书画院院长等。其书法作品1980年曾获河南省书法展一等奖、首届“龙门奖”金奖、1992年“第五届全国书法篆刻展览”全国奖。2018年被授予“中国文联终身成就书法家”荣誉称号。[3]理论文章《时代呼唤中国书法经典大家》和《当代书法“尚技”刍议》分别获第七届中国文联文艺评论奖特别奖[4]和第三届“啄木鸟杯”中国文艺评论年度优秀作品奖

于右任(1879年4月11日-1964年11月10日),原名伯循,字诱人,号髯翁,晚号太平老人,曾用名刘学裕、原春雨等,笔名右任、骚心、大风、半哭半笑楼主、关西余子等,被尊称为“右老”[25][28]。陕西三原人,祖籍泾阳斗口于村,中国近现代政治家、教育家、书法家。
早年就读于三原宏道书院、泾阳味经书院、西安关中书院,1903年中举人,任商州中学堂监督。1904年因刊印《半哭半笑楼诗草》被清廷通缉。旋赴上海,入震旦学院师从马相伯,后并协助马相伯创办复旦公学。1906年赴日本考察报业,加入同盟会。回国后创办《神州日报》《民呼日报》《民吁日报》《民立报》。同期为复旦公学、中国公学兼授国文,任中国公学董事。1912年任南京临时政府交通部次长,次年流亡日本。1918年返陕西,任靖国军总司令,创办渭北师范学校、三原中学等。1922年参与创办上海大学,任校长,为上海大学的发展做出重要贡献。1927年初任国民军联军援陕总司令。其间创办西安中山军事学校。1928年后任国民党中执委常务委员、国民政府常务委员、审计院院长、监察院院长等。1934年创办国立西北农林专科学校,任校长。抗战时期兼任国防最高委员会常委。1948年被迫去台湾。晚年诗作眷念大陆之情颇深。1964年病逝于台湾。[14][18]
于右任善书法,喜作诗,是近现代重要的书法家之一。辑有《标准草书》《右任文存》《右任诗存》《右任墨存》等。

刘墉(1720年8月19日[46]~1805年1月24日[3]),字崇如,号石庵,又号香岩、日观峰道人、石庵山人、天香室道人、青原等。山东青州府诸城人[2],清代乾嘉年间著名的政治家、书法家和诗人。首席军机大臣刘统勋长子。[36]
乾隆十六年(1751年)中进士,先后历任安徽学政、江苏学政、太原知府、冀宁道台、江宁知府、江西盐驿道、陕西按察使、内阁学士、湖南巡抚。乾隆四十七年(1782年)初调入京师后,历任都察院左都御史、工部兼吏部尚书、吏部兼兵部尚书、协办大学士兼吏部尚书,以及尚书房总师傅、管理国子监事务大臣等职。官至吏部尚书、体仁阁大学士、太子太保[2]。刘墉以为官清廉著称,深得百姓信赖,早在任江宁知府时就获赞誉“少时知江宁府,颇以清介持躬,名播海内,妇人女子无不服其品谊,至以包孝肃比之”,朝鲜使臣称赞。以奉公守法、清正廉洁闻名于世。[37]
嘉庆九年十二月(1805年1月)[3],刘墉去世,时年八十五岁,追赠太子太保,谥号文清。
刘墉的书法与翁方纲、成亲王永瑆、铁保齐名,并列为乾隆朝四大书法家。刘墉擅长于草书,书法用墨饱满,墨浓字肥,浑厚端庄,雄厚劲遒,时人有“浓墨宰相,淡墨探花”之美誉。其诗的体裁和内容都很广泛,语言朴实清新,颇有可读性。著有《石庵诗集》

朱耷(1626年—约1705年),原名朱统,字刃庵,号八大山人、雪个、个山、人屋、道朗等,出家时释名传綮,汉族,江西南昌人[1]。明末清初画家,中国画一代宗师。[2]明遗民。
朱耷是明太祖朱元璋第十七子朱权的九世孙,明亡后削发为僧,后改信道教,住南昌青云谱道院。擅书画,早年书法取法黄庭坚[16]。花鸟以水墨写意为主,形象夸张奇特,笔墨凝炼沉毅,风格雄奇隽永;山水师法董其昌,笔致简洁,有静穆之趣,得疏旷之韵。擅书法,能诗文,用墨极少。
(概述内图片来源:清·黄安平为八大山人写照《个山小像》八大山人纪念馆藏

徐悲鸿(1895年7月19日—1953年9月26日),原名徐寿康,汉族,江苏宜兴屺亭镇人,中国现代画家、美术教育家[1],其主要绘画作品有《田横五百士》《九方皋》《漓江春雨》《晨曲》《泰戈尔像》《奔马》等。[2]
徐悲鸿于1916年考入震旦大学攻读法文;1919年2月,考入巴黎国立高等美术学校,学习油画、素描,并游历西欧诸国,观摹、研究美术作品;1924年,创作作品《抚猫人像》《萧声》《马夫和马》《远闻》;1930年,创作完成油画作品《田横五百士》;1934年,先后在德国柏林和法兰克福举办个人画展5月—7月,先后在莫斯科和列宁格勒举办中国近代画展;1935年,创作完成油画作品《彩霞》《黄山》,创作完成国画作品《漓江野渡》《鱼鹰》《墨猪》《桄榔树》《虎与兔》;1938年,创作完成作品《牛浴》《光岩》《负伤之狮》《象鼻山》,并在香港举办个人画展;1941年,创作完成作品《奔马》,并先后在马来西亚槟榔屿、怡保、吉隆坡举办筹赈画展;1946年,任国立北平艺术专科学校校长,并任北平美术作家协会名誉会长[66];1949年7月,当选为中华全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常务委员和中华全国美术工作者协会主席,9月,应邀出席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并被任命为中央美术学院院长;1951年,创作作品《工程师张晋像》《农民任继东像》《劳动模范吕芳彬像》[53];1953年,创作作品《首之瞻处即光明》《铲尽崎岖人道平》,9月,任第二届全国文艺工作者代表大会执行主席,9月26日,在北京逝世,享年58岁。

李叔同(1880年10月23日-1942年10月13日),又名李息霜、李岸、李良,谱名文涛,幼名成蹊,学名广侯,字息霜,别号漱筒。
李叔同是著名音乐家、美术教育家、书法家、戏剧活动家,是中国话剧的开拓者之一。他从日本留学归国后,担任过教师、编辑之职,后剃度为僧,法名演音,号弘一,晚号晚晴老人,后被人尊称为弘一法师。
1913年受聘为浙江两级师范学校(后改为浙江省立第一师范学校)音乐、图画教师。1915年起兼任南京高等师范学校音乐、图画教师,并谱曲南京大学历史上第一首校歌。1942年10月13日,弘一法师圆寂于泉州不二祠温陵养老院晚晴室。
2023年5月5日,国家文物局公布了1911年后已故书画类作品限制出境名家名单,根据名单,李叔同作品一律不准出境。



郑孝胥(1860年5月2日—1938年3月28日),字苏戡,一字太夷,号海藏(因居所名曰“海藏楼”),[1]世称郑海藏,福建省闽侯(今福州)人,祖籍港头镇南郑村,

发表评论

 
  1. 评论功能已经关闭!

 

对不起评论已经关闭.